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托孤(8)(2 / 4)

加入书签

海王不信大内官这都不死!

&esp;&esp;他马上将大内官叫了过来。

&esp;&esp;“大内官,如今琅琊王氏王衍在外着急文武百官,意图谋反,太后决定颁发诏令,让王衍就地遣散文武百官,并且将王衍带到宫中问话,这个去传令的差事,便由你去做了。”

&esp;&esp;由我去做?

&esp;&esp;大内官在听完东海王的话之后,便知晓这个差事不好做了。

&esp;&esp;如果王衍真的谋反的话,凭借一纸诏书,能够将王衍带过来?

&esp;&esp;那不是做梦吗?

&esp;&esp;更大的可能是,他这个传令的太监,直接是被王衍杀害,而这个诏书,也被王衍当从来没有出现过。

&esp;&esp;东海王是要我死啊!

&esp;&esp;大内官偷偷的瞥了东海王一眼,眼中有着愤怒怨恨之色。

&esp;&esp;“不必怨恨我,这是太后的诏令。”

&esp;&esp;对于大内官的表情,东海王当然是尽收眼底了。

&esp;&esp;“哼!”

&esp;&esp;到了这个时候,还装什么?

&esp;&esp;大内官先是冷哼一声,说道:“陛下要是知道了,不会放过你的。”

&esp;&esp;“陛下会明白我的一番苦心的。”

&esp;&esp;这是东海王口头上的话语,然而实际上东海王的意思是:皇帝没有这个机会知道了。

&esp;&esp;“这个差事我领了,陛下你可要照看好。”

&esp;&esp;“你放心,守卫陛下,也是我的职责。”

&esp;&esp;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内官指派了几个随行内监,便朝着宫外走去了。

&esp;&esp;东海王看着大内官渐行渐远的背影,嘴角的笑容,慢慢变大了。

&esp;&esp;如此一来

&esp;&esp;这皇宫,便是他东海王一人说了算的了。

&esp;&esp;

&esp;&esp;另外一边,广元侯府中。

&esp;&esp;书房。

&esp;&esp;王生与他的幕僚们此时又聚在一起了。

&esp;&esp;“主公,司徒王衍将朝堂上半数的文武大臣都召集到了司徒府,肯定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esp;&esp;这句话就跟废话一样。

&esp;&esp;现在的局势如此,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了,而且王衍的动作也并不难猜,将文武大臣们都聚在一起了,肯定是要冲击皇宫了。

&esp;&esp;“看来,这琅琊王氏是要做这个出头鸟了。”

&esp;&esp;王生在心里感叹。

&esp;&esp;“出头鸟是出头鸟,但是我估计王衍也不会放过主公的,此时在侯府中,恐怕已经是危机重重了,主公,这个时候,我等也应当召集人手,最少要有人手护卫住君侯的安危。”

&esp;&esp;现在广元侯府的人手之后百余人不到。

&esp;&esp;百余人,换在平时护卫侯府,人数是肯定够了,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平时了,百余人,想要守住广元侯府,护卫王生的安全,已经是不够了。

&esp;&esp;“现在局势如此,确实要有所防范。”

&esp;&esp;王生从来都是非常谨慎的,不会将自己的性命,家人的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

&esp;&esp;“戴渊,你在军中也待过,北营南营许多之前召集到侯府的将校,都可以去联络,我不需要你带出多少人马,只要别让王衍将南营北营的人马调出去就好。”

&esp;&esp;南营北营势力班杂。

&esp;&esp;要想将南营北营的人马全部调出来,不切实际。

&esp;&esp;能调出一万人马,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esp;&esp;况且

&esp;&esp;王生要依靠的,绝对不止这些人马。

&esp;&esp;他的五千死士,现在应该朝着雒阳的方向来了。

&esp;&esp;“另外,我在洛阳外有许多庄园,里面有不少好手,现在都可以到雒阳来。”

&esp;&esp;“恐怕现在要出雒阳,已经不容易了,据我所知,司隶校尉已经掌管了雒阳,雒阳各门,已经是禁止出入了。”

&esp;&esp;王生却是轻轻一笑,说道:“放心,我有办法。”

&esp;&esp;王生确实是有办法。

&esp;&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