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托孤(6)(3 / 4)
&esp;&esp;既然他们都把事情做成这个样子了,在动乱的其间,死一个广元侯王生,又算得了什么?
&esp;&esp;甚至
&esp;&esp;他们可以将广元侯王生之死这个罪名安插在宗亲们身上,直接顺带将广元侯的政治遗产都收了过来。
&esp;&esp;到时候
&esp;&esp;朝堂上下,便是他琅琊王氏的一言堂了,是世家们的一言堂了。
&esp;&esp;而且
&esp;&esp;王衍与裴頠刘讷等人心中明白,皇帝这两年来对世家的压制,削弱,已经是让各地的世家躁动不安了,他们在雒阳起势,‘清君侧’,恐怕非但不会让各地的世家异动,反而是会受到他们的支持,这件事也很简单。
&esp;&esp;因为政治从来都是交易。
&esp;&esp;各地的世家官员,都被皇帝扫出朝堂,而王衍只要将这些世家被扫出朝堂的人再请进来,各地的世家对王衍,对他琅琊王氏心中就没有怨恨了。
&esp;&esp;甚至可以说,各地的世家不仅是没有怨恨,甚至心中只有感谢,对他琅琊王氏感恩戴德。
&esp;&esp;在这里,王衍还要谢谢当今的陛下,那个害了他琅琊王氏三个年轻才俊客死他乡的当朝皇帝陛下。
&esp;&esp;“你们都先去安排妥当了再说。”
&esp;&esp;“诺。”
&esp;&esp;三人离开密室之后,便径直的离开了司徒府,司隶校尉刘讷自然是去雒阳府衙了,而裴頠直接出城,朝着南营的方向去了,至于为什么不先去北营,则是因为南营的世家子弟更多,北营因为是帝国最强大的力量,所以被皇帝刻意不让外人进入其中,尤其是世家、宗王们的势力。
&esp;&esp;当然
&esp;&esp;说是被严格保护下来了,然而不管是广元侯王生还是琅琊王氏,乃至于各地的宗王,都对北营有影响力。
&esp;&esp;当然
&esp;&esp;在南营,琅琊王氏、广元侯、宗王就更大影响力了。
&esp;&esp;至于御史中丞习攸,现在已经是跑去御史台,并且连夜将他的几个亲信唤过来,准备明日的舆论准备之事了。
&esp;&esp;而在司徒府中,王衍终于是到众大臣面前了。
&esp;&esp;“诸位,陛下如今身体有恙,而宫中戒严,我等文武百官,居然不知道陛下的身体状况如何,而且皇后被圈禁在显阳殿中,太极殿中现在的主事人乃是皇后与东海王,宫中有人密信与我,言之陛下身体虽然病情严重,但并非到病入膏肓的程度,而谢太后与东海王司马越把持太极殿,禁止让御医进入显阳殿中为陛下治疗,意图让陛下病死,其心,实在是可诛!”
&esp;&esp;王衍越说越激动。
&esp;&esp;“如此行径,太后便不再是太后了,而是妖后,而东海王与妖后密谋之事,乃是谋权篡位,无有君主,胆大妄为之事,诸位臣公,你们以为,我等该如何做?”
&esp;&esp;王衍在司徒府中召见群臣,原本就让这些臣子们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了,现在再听王衍说出这一番话来,顿时明白雒阳已经是要变天了。
&esp;&esp;然而
&esp;&esp;在场的大臣,虽然许多都是与琅琊王氏有关系的,但有的关系并不紧密。
&esp;&esp;况且
&esp;&esp;王衍说的话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至于事实是什么,他们根本无从得知。
&esp;&esp;因此不少人都不想参活在这件事里面,想要等到风波平定了之后,再看情况。
&esp;&esp;毕竟
&esp;&esp;既是是琅琊王氏赢了,琅琊王氏也不可能给他们什么赏赐,而琅琊王氏输了,他们若是参与其中的话,恐怕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esp;&esp;而这个下场,肯定就不是他们想要的。
&esp;&esp;但很显然,王衍已经是猜透了这些人的心思了。
&esp;&esp;“诸位现在情形如此,诸位岂能置身事外?难道诸位皆是无君无父之人?如今君父在宫中生死未卜,我等难道不应该入宫觐见陛下,从妖后贼王手中将陛下救出来?”
&esp;&esp;王衍此话一出,他安排在大臣中里面的托纷纷开始说话了。
&esp;&esp;“司徒所言极是,现在正是紧要时机,陛下生死未卜,我等必然不能坐视不管!”
&esp;&esp;“若是让妖后与东海王上位了,他们肯定会提拔自己人,届时恐怕年前陛下清除朝堂的事情会再来一次,而那个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