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诸王齐聚谋大事(1 / 2)
&esp;&esp;弹劾淮南王的手笔,当然不是王生做的了。
&esp;&esp;虽然淮南王在之前针对王生,恨不得是要他不得翻身。
&esp;&esp;但
&esp;&esp;王生心中虽然是怨恨淮南王,但却没有动手的意思。
&esp;&esp;最起码是没有现在就动手的意思。
&esp;&esp;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esp;&esp;王生现在要的就是隐忍,他现在要是继续出风头,只会引起皇帝司马遹的忌惮。
&esp;&esp;这种事情,可不是王生能够做出来的。
&esp;&esp;是故王生在得到有弹劾淮南王的奏章的时候,心中微惊。
&esp;&esp;从现在来看,这最应该弹劾淮南王的,应该是他广元侯王生。
&esp;&esp;但王生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自然知晓。
&esp;&esp;他没有弹劾淮南王。
&esp;&esp;那又是谁?
&esp;&esp;王衍
&esp;&esp;不见得
&esp;&esp;如果不是我的话,那可能只有齐王有这个可能了。
&esp;&esp;淮南王在前线与齐王对敌,若是能够通过舆论让淮南王下台,这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买卖。
&esp;&esp;齐王
&esp;&esp;王生眼神闪烁。
&esp;&esp;现在齐王的势头正盛,这淮南王不见得挡得住。
&esp;&esp;如今天下局势尚不稳定,益州李特李雄,长安的河间王,豫州的齐王。
&esp;&esp;动乱的天下带来的不仅仅只有战乱,还有更多的机会。
&esp;&esp;属于英雄的机会。
&esp;&esp;但这一些,在这一两个月里面,都已经与王生无关了。
&esp;&esp;他在家中,白日里便和家里人闲玩,晚上则是闭门造人。
&esp;&esp;进书房所看的书籍,不是各地的地理县志,便是与屯田有关的书籍。
&esp;&esp;对朝堂事,王生已经是充耳不闻了。
&esp;&esp;最起码在表面上是的。
&esp;&esp;
&esp;&esp;朝中弹劾的奏章,自然不是王生的手笔,但也不是齐王的手笔,相反,这是成都王司马颖的手笔。
&esp;&esp;成都王带着本部兵马驻扎在河东郡,虽然粮草有了,但皇帝司马遹一不让他入洛,二不给他差事,这是什么意思?
&esp;&esp;成都王现在有点慌的。
&esp;&esp;难不成是皇帝看出了什么?
&esp;&esp;但看出了什么,也应该动手才是,为何引而不发?
&esp;&esp;是因为忌惮他手上的兵力?
&esp;&esp;有可能。
&esp;&esp;是故成都王想要弹劾淮南王,一旦淮南王不得信任,加上现在朝中无人,他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南征军主帅的最好人选。
&esp;&esp;权力从来都是靠自己争取的,而不是靠天上掉下来的。
&esp;&esp;这一点,司马颖比任何人都清楚。
&esp;&esp;但是
&esp;&esp;过了快十日了,雒阳里面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esp;&esp;奇怪。
&esp;&esp;便是太极殿中,也没有一点风声传来。
&esp;&esp;是奏章没有被皇帝看到?
&esp;&esp;但
&esp;&esp;这不太可能。
&esp;&esp;对于豫州方面的奏章,皇帝都是先让手中内官先看一遍,再选择其中重要的交到他手上,那些不重要的才打发到尚书台去。
&esp;&esp;莫非那些内官以为这弹劾淮南王的奏章不重要?
&esp;&esp;不可能罢。
&esp;&esp;成都王司马颖在房中来回踱步,心中的安全感已经是降到了冰点。
&esp;&esp;“大王。”枣嵩和演两人上前过来。
&esp;&esp;身后跟了个石超。
&esp;&esp;“你们来了。”
&esp;&esp;自己的部将过来,司马颖将心中的焦虑都收在心间,变得镇静起来。
&esp;&esp;“这是齐王的信件,你们看看。”
&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