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郑古城杀县令(2 / 4)

加入书签

&esp;&esp;“新郑令,拜见主帅。”

&esp;&esp;王生从马上下来,看了这个新郑令一眼,笑着说道:“不需多礼,先到县衙再说。”

&esp;&esp;“诺。”

&esp;&esp;在见到这新郑令之前,王生对这个新郑令的信息早就已经是了如指掌了。

&esp;&esp;这个新郑令名叫董艾,乃是董遇之孙,这个董遇是魏国著名儒宗。

&esp;&esp;虽然位虽没有到三公,也是做到了大司农,而且董遇在文坛地位却是不低。

&esp;&esp;董艾父亲董绥也是位至秘书监,也算是颇为地位声名的人了。

&esp;&esp;董艾出身也算是诗书之家,虽不算高门,但也没有低落到寒庶的地步。

&esp;&esp;借着祖上庇佑,得了新郑令这个官职,对董艾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了。

&esp;&esp;当然,仅仅从这些信息,看不出董艾身上有什么不妥。

&esp;&esp;但是王生却是知道,这个董艾,是站在齐王司马冏那边的。

&esp;&esp;不光是在齐王失势之前,这个董艾便多次拜见齐王,各种礼物也是不断送到齐王府上,最关键的是,这个董艾这几日来的操作,便已经是说明他的立场了。

&esp;&esp;虽然这个董艾自认为自己做的事情还算是隐秘,但是,再隐秘的事情,只要是做了,都是有迹可循的。

&esp;&esp;尤其王生手上有影楼,早在得到征伐豫州的任命之前,影楼发布的消息,便大多是豫州这一边的了。

&esp;&esp;新郑令董艾的几次入豫州,便是十分明显了。

&esp;&esp;当然

&esp;&esp;现在还不是发作的时候。

&esp;&esp;王生脸上带着笑容,在董艾的引领之下,缓缓的入了新郑。

&esp;&esp;新郑虽然不如洛阳,但是城内风光,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在其间的。

&esp;&esp;这个董艾,也是深谙奉承人与伺候人的功夫,不仅嘴上说的话很是让人受用,这带着王生去县衙,也特意是挑了景色美的路线。

&esp;&esp;雨晴东里草萋萋,绿遍平原望欲迷。

&esp;&esp;金缕沸音黄鸟弄,锦鞯驼醉紫骝嘶。

&esp;&esp;露晞垂柳纷连岸,风飐飞花乱点溪。

&esp;&esp;红紫芬芳游赏罢,归来日落小桥西。

&esp;&esp;这行军的困乏,不禁也被这美景冲淡了不少。

&esp;&esp;不过,即便是绕路,但新郑就这么大,新郑府衙还是很快就到了。

&esp;&esp;王生是行军主帅,这主位,自然是王生坐的了,新郑令董艾则是坐在次位上。

&esp;&esp;郭勇杜子扬等五个偏将分别落座,刘勇张宾则是站在王生身后。

&esp;&esp;“自豫州动乱起来,新郑可有出现什么风声?”

&esp;&esp;董艾虽然摸不着王生的心思,但是现在王生是南征军主帅,自然是他招惹不起的。

&esp;&esp;“豫州动乱,新郑里面也有些浮动,不过被在下以雷霆手段镇压,现在便也就没有浮动了。”

&esp;&esp;王生轻轻看了董艾一眼,说道:“我听说这豫州大乱之后,有许多百姓逃难到新郑,不知道可有此事?”

&esp;&esp;豫州战乱,百姓是最惨的。

&esp;&esp;胆子大的直接揭竿而起,明地里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反抗,实际上却是做了齐王司马冏的棋子。

&esp;&esp;胆子小的,自然是出逃了。

&esp;&esp;“新郑虽然也有一些,但是人数不多。”

&esp;&esp;“这个人数不多,是多少?”

&esp;&esp;董艾眼睛闪了闪,问道:“主帅问这些作甚?即便是流民,也无关紧要罢?”

&esp;&esp;“这些豫州百姓,对豫州土地极为了解,若是有人可以充作向导,那自然是极好的。”

&esp;&esp;“原来如此。”

&esp;&esp;董艾心里微微舒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广元侯是知道很多事情,要来问罪的呢。

&esp;&esp;“主帅若是有需要,在下现在便可以让那些豫州流民过来,为主帅驱驰。”

&esp;&esp;“这个倒是不急。”

&esp;&esp;王生轻轻笑了笑,再问道:“新郑筹集的粮草如何了?”

&esp;&esp;每个城池,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