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勇将众寒门士子的经帖呈上,王生与张宾则是坐下观之。 &esp;&esp;只是这上千份经帖数目实在是太多了。 &esp;&esp;这若是他与张宾两人而已,岂不是头都要炸掉了。 &esp;&esp;王生看着张宾,说道:“看来,你我还得再请几个人过来了。” &esp;&esp;张宾轻轻点头,此时他手上已经拿起一页左伯纸,放在手上轻轻看了起来。">
阅读历史 |

第十五章 刀山火海(1 / 4)

加入书签

&esp;&esp;刘勇将众寒门士子的经帖呈上,王生与张宾则是坐下观之。

&esp;&esp;只是这上千份经帖数目实在是太多了。

&esp;&esp;这若是他与张宾两人而已,岂不是头都要炸掉了。

&esp;&esp;王生看着张宾,说道:“看来,你我还得再请几个人过来了。”

&esp;&esp;张宾轻轻点头,此时他手上已经拿起一页左伯纸,放在手上轻轻看了起来。

&esp;&esp;但是,这左伯纸上的内容张宾还未看完,只是看了几个呼吸。

&esp;&esp;他的脸庞就红润起来了。

&esp;&esp;“当真是胡言乱语,寒门之人,是少有俊才之人的。”

&esp;&esp;“是何文章?先生居然如此愤怒,且与我观之。”

&esp;&esp;能够让张宾如此生气,恐怕这人写的东西,得是有多难看。

&esp;&esp;张宾将经帖递到王生手上,王生打开经帖,细细一看。

&esp;&esp;《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於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esp;&esp;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於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於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於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

&esp;&esp;

&esp;&esp;《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esp;&esp;这个观点,像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论,加之春秋大一统。

&esp;&esp;不过,写得是不差的。

&esp;&esp;就是

&esp;&esp;有些熟悉。

&esp;&esp;这洋洋洒洒数千言,语句通顺,道理深刻。

&esp;&esp;张宾不至于如此生气罢了。

&esp;&esp;王生再看了一眼,突然愣了一下。

&esp;&esp;他突然知道张宾为何会如此生气了,自己为何会对这些内容如此熟悉了。

&esp;&esp;这就是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的原文。

&esp;&esp;这

&esp;&esp;在这个时候,王生心中也不知是何感受了。

&esp;&esp;“哼!”

&esp;&esp;张宾先是冷哼一声,继而说道:“主公现在应该是明白在下为何如此愤怒了,此等士子,脑中没有些墨水也就罢了,居然还做窃贼,偷他人之言,实在可耻。”

&esp;&esp;王生看了写这篇经帖人的名字。

&esp;&esp;傅青。

&esp;&esp;名字倒是不差。

&esp;&esp;“我看先生也莫要如此生气,消消火气,这士子中,有优者,自然就有劣者,何故生气,埋汰自己的身子。”

&esp;&esp;“是。”

&esp;&esp;张宾虽然应诺,但脸上到脖子都还是红的,显然,这气还是没消的。

&esp;&esp;“如此多经帖,我等两人难观之,刘勇。”

&esp;&esp;“属下在。”

&esp;&esp;“你派几个人,去卫阶府邸,杜蕤府邸,江统府邸,王导府邸将这些人请来罢。”

&esp;&esp;这种工作,须有水平的人才能做。

&esp;&esp;最不济者,也要对经学有些涉猎才是。

&esp;&esp;此时的经学虽然被郑玄何宴等人重击过,魏晋经学进入中衰时期,但在士子中,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esp;&esp;尤其是前面的杜预是一个十足的春秋迷。

&esp;&esp;因此研习经学者,大有人在。

&esp;&esp;“诺。”

&esp;&esp;刘勇领命而去。

&esp;&esp;王生则与张宾继续浏览后面的经帖。

&esp;&esp;让王生颇为气恼的是,张宾对他之言语,似乎非虚。

&esp;&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