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访客(1/3)(2 / 3)

加入书签

&esp;&esp;至于推辞三次,多出于篡位之君,像王莽、曹丕、司马炎之辈,无非是为了显示前朝气数已尽,自己深得民心,深的群臣百姓拥戴,被迫当皇帝。

&esp;&esp;说白了,就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说的话一样,劝进的大臣“你们自己贪图富贵,把我推向这水深火热的皇位。我本来不想当皇帝的,是你们想当开国元勋,逼着我当皇帝的!”

&esp;&esp;当然,司马遹不是篡位之君,他之所以推辞再三,是因为司马衷尚未下葬,是故要演上一波,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司马遹是一个仁孝之君,是这个皇帝之位唯一的人选。

&esp;&esp;毕竟三日前,疯皇后说出了那样一番话,群臣虽然不敢将其当真,但那话毕竟还是说出来,而且,总有人当真的。

&esp;&esp;而且这些人,恐怕不是少数。

&esp;&esp;再者说,劝进,登基,也是一种艺术。

&esp;&esp;司马遹推辞再三,是为了表示一种谦让态度,这是来源于上古禅让制,也是出于一种礼节。

&esp;&esp;老皇帝刚去世,大臣让新皇帝赶紧继位,新皇帝会下文说老皇帝刚去世,让我守孝两天再继位,或者本来继位后该在正殿办公却不在正殿,表示这么快急不可耐地当皇帝不好。

&esp;&esp;直言“老子现在就是帝王了”会给属下一种狂傲和威胁的感觉,相反,婉言“不不不,本渣无能,无法胜任”会给人一种谦逊的感觉。

&esp;&esp;虽然属下知道主子的真实想法就是想让他们拥立自己,但是至少表面上还是能够一团和气,至少在拉拢人心上面还是有点效果的。

&esp;&esp;毕竟国人有特点就是好面子、重表面功夫,古人也一样。

&esp;&esp;即然大家都心照不宣,一语道破天机也是不好的,破坏了气场马上会被那些正在沉浸气场的人孤立。

&esp;&esp;登基继位,臣子也有一个劝进之功,这个功劳相当于从龙之功,对于这种封赏,历代皇帝都不会吝啬的。

&esp;&esp;老皇帝驾崩,此时正是国丧期间。

&esp;&esp;还是有很多顾忌的地方,比如婚娶什么的,国丧期间是不允许的。

&esp;&esp;王生在亭子等候了许久,先来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黒衫老者,他手上抱着一大堆的书册。

&esp;&esp;应该就是账房先生。

&esp;&esp;王生心中推测。

&esp;&esp;只是他的推测没有持续多久,马上把这个推测也掐灭了。

&esp;&esp;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人,以及

&esp;&esp;他身后的东西。

&esp;&esp;这人比前面的黒衫老者要年轻得多,一副柔弱书生模样。

&esp;&esp;但在他身后,却是拉着一板车的书册。

&esp;&esp;现在,谁是账房先生就一目了然了。

&esp;&esp;难怪红袖累成那副模样,便是现在王生,见到这些书册,也是头皮发麻。

&esp;&esp;王生刚想开口,不想远处刘勇却是走过来了。

&esp;&esp;“主君,府外有人求见。”

&esp;&esp;“求见?”

&esp;&esp;王生愣了一下。

&esp;&esp;“若非熟人,巴结的人,一律不见。”

&esp;&esp;王生现在也算是权重之人。

&esp;&esp;至于位高,还得看封赏。

&esp;&esp;自然,也多了巴结的人。

&esp;&esp;金谷园的门槛,这几日都要被人踏破了。

&esp;&esp;除了国公诸王世家实权侯之外,王生基本上都是不见的。

&esp;&esp;刘勇却是摇了摇头,脸上还有些奇怪的颜色。

&esp;&esp;“启禀主君,非是巴结之人,而是宫里的人,而且”

&esp;&esp;刘勇顿了一下,倒是没继续说话了。

&esp;&esp;“而且什么?”

&esp;&esp;“小人看那人的模样,她虽然身着男人服饰,但应该是女人。”

&esp;&esp;宫中,女人

&esp;&esp;宫中与他有关系的,很显然只有那位了。

&esp;&esp;王生一笑。

&esp;&esp;“让她进来罢。”

&esp;&esp;王生眼珠一转。

&esp;&esp;“罢,还是我亲自去。”

&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