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章 徙戎论(下)(2 / 3)

加入书签

个过程,江统心中有腹稿。

&esp;&esp;“那要如何回应?”

&esp;&esp;江统眼神闪烁。

&esp;&esp;“郎君只需要问两个问题,若这欧阳建无德无才,这不是他写出来的文赋,那他定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esp;&esp;两个问题。

&esp;&esp;“好!”

&esp;&esp;王生眼珠微转,而江统也将他的两个问题说了出来。

&esp;&esp;就在江统与王生耳语之时,欧阳建却不耐烦起来了。

&esp;&esp;“郎君,莫非你胸中无墨水,还要向身侧侍卫借问?”

&esp;&esp;欧阳建与王生相隔甚远,加上他根本不会将目光定格在区区侍卫身上,因此也没有认出王导与江统出来。

&esp;&esp;实际上,从桃柳园出来的时候,王生便在王导与江统脸上抹了一些锅灰,不认真看的话,恐怕还真认不出这两个人来。

&esp;&esp;这也是迄今为止,王导江统还没有暴露的原因。

&esp;&esp;“呵呵。”

&esp;&esp;王生转头,江统王导等人则是站了回去。

&esp;&esp;“方才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esp;&esp;有趣的事情?

&esp;&esp;欧阳建撇了撇嘴,厉声说道:“怕是你这小子没有什么真本事,想要转移注意力罢了?”

&esp;&esp;“转移注意力?”

&esp;&esp;王生轻笑着摇头。

&esp;&esp;“我为何要转移注意力。”

&esp;&esp;王生顿了一下,眼神满含深意的盯了欧阳建一眼。

&esp;&esp;这种眼神,倒是让欧阳建迷惑不已。

&esp;&esp;说不过我,便瞪我?

&esp;&esp;欧阳建迷惑,王生也很是迷惑。

&esp;&esp;若是欧阳建真的是盗窃江统的文赋的话,此时应该是会心虚的,更不用说他用满含深意的眼神去看他了。

&esp;&esp;是脸皮太厚,演技太好

&esp;&esp;还是这篇文赋真的是他自己写的?

&esp;&esp;轻轻摇头,王生将这些琐屑思绪抛出去。

&esp;&esp;不管是不是他写的,问过问题之后便一目了然了。

&esp;&esp;“我只是见你这篇文赋觉得眼熟罢了。”

&esp;&esp;眼熟?

&esp;&esp;欧阳建冷哼一声。

&esp;&esp;“恐怕是眼热罢?”

&esp;&esp;看着欧阳建嚣张的模样,王生也不想继续和欧阳建没营养的说下去了。

&esp;&esp;“听完你的文赋,我有两个疑问,还请解惑。”

&esp;&esp;两个疑问?

&esp;&esp;欧阳建愣了一下,他眼睛四下瞄了周围的人,知晓此时他若是退后的话,他方才的那一篇徙戎论也就白念了。

&esp;&esp;“你有何问题,大可问出来,我定然为你解惑,只是在解惑之后,你也要说出你的高论。”

&esp;&esp;王生点了点头。

&esp;&esp;“这是当然。”

&esp;&esp;咳咳。

&esp;&esp;王生清了清喉咙,马上问道:“方今关中之祸,暴兵二载,征戍之劳,劳师十万,水旱之害,荐饥累荒,疫疠之灾,札瘥夭昏。凶逆既戮,悔恶初附,且款且畏,咸怀危惧,百姓愁苦,异人同虑,望宁息之有期,若枯旱之思雨露,诚宜镇之以安豫。”

&esp;&esp;“徙自猜之寇,以无谷之人,迁乏食之虏,恐势尽力屈,绪业不卒,羌戎离散,心不可一,前害未及弭,而后变复横出矣。”

&esp;&esp;“如何让戎狄迁出关中,如何解决戎狄之策,好似阁下并未直接说出。”

&esp;&esp;“这个”

&esp;&esp;欧阳建额头渐渐冒出细汗来。

&esp;&esp;这篇文赋说实在不是他写的,而是一个下人写的,他见这篇文赋词句娟秀豁达,加之这是国策,便将他夺了过来。

&esp;&esp;但这篇文赋,只有叙述部分,可没有解决问题的部分。

&esp;&esp;“莫非欧阳坚石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那你这篇徙戎论,可就有些可笑了,或者说,他不完整?”

&esp;&esp;咳咳。

&esp;&esp;欧阳建故作镇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