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八十二章 义利(2 / 3)

加入书签

esp;对公主,他没有做出百般防范的模样来,但该有的禁地,却也是自己划了一块出来,而且叫公主很清楚的知道边界在哪儿。

&esp;&esp;一见他如此说,公主便知道,自己已经越线了。

&esp;&esp;她无声的叹一口气,身为人的妻子,但不能尽知他的秘密,大约每个做女人的心头都不会很舒服吧。

&esp;&esp;不过,毕竟是所得甚大,想了一想,公主眉开眼笑的道:“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开心的。你在庄上搞的这些,推行天下,百姓无饥饿之忧,生民可以教化,天下大同,真的不再是儒家经典里的空话了。”

&esp;&esp;“难,太难。”

&esp;&esp;“怎么呢?”

&esp;&esp;公主正兴致勃勃的当口,倒是张佳木迎头泼了一瓢冷水到头上。

&esp;&esp;她大为不服,嘟着嘴道:“一会说行,一会说不行的,究竟算是怎么回事?”

&esp;&esp;“唉,为夫来给你开释吧!”

&esp;&esp;张佳木倒也真的是一副善为人师的模样,笑咪咪的和公主靠的近一些,闻着对方身上的香气,笑道:“你身上熏的什么香,倒真的怪香的?”

&esp;&esp;“你……”公主一时气结,他们夫妻感情虽好,不过平时倒很少这么调笑,张佳木着实是太忙,平时回来,夫妻谈的也是府中的事情,说完安歇,很少有精神调笑取乐,今日张佳木如此,虽然公主装的气结模样,但实在也是芳心暗喜。

&esp;&esp;“好好好,说正事,说正事。”张佳木自己嘿嘿一乐,笑着道:“你不知道,范志海的庄子,我花的功夫还算有限,但整个庄子,费了多大的力气?那么多池塘、猪舍、鸡舍,牛棚马厩,得费多少工?”

&esp;&esp;“是了,我明白了。”公主也道:“那么,道路,外头的桥梁,村中的小路,种植的树木花草,还有学堂粮仓,都是大家一起出力建的?”

&esp;&esp;“是喽。”

&esp;&esp;张佳木笑道:“这是费了两年的功夫,一直不停的修起来的。因为是试验,所以不是必要,我也不会调别的地方的佃农来。一直两年,不停的动手,到现在才算成功,他们才能休息一下,你想,这么苦的事,他们为什么坚持下来?”

&esp;&esp;“这,我可不懂了。”

&esp;&esp;“是因为我减免了徭役,不叫他们替我做一点活。而且,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们自己,所以干起活来有心气,不偷懒耍滑。现在要推行开来,叫别的人给佃户减些差役,恐怕就不成,至于给学堂的学生饭吃,不要学费,赔钱请老师的事,肯干的有几家?给各家院子里砖,房里的板,都是我发给的,耕牛,马匹,都是我给他们使的,虽不是他们的,但一直可以给他们用。你想,都中畿外,有几家老爷肯这么做呢?”

&esp;&esp;“这么说,怕是推广不开了?”

&esp;&esp;“嗯,他们以为,就是养些猪和鸡的事,这庄子叫他们来看,看到的也只是利益,所以他们就算照葫芦画瓢,多半也会画的荒腔走板,不成模样的。”

&esp;&esp;“那,这么好的事,就这么不能推行于世?”公主大为皱眉,急道:“我心里可真着急。”

&esp;&esp;“也不必急,慢慢儿来吧。”张佳木笑道:“学一回两回不成,多学几回,也就渐渐知道,先拿佃户当人,渐渐的佃户才拿主家的事当自己的事,这样才大家都好。地里多收的,不要全拿回自己家库里,分点给下面,大家都有甜头吃,这样才好。”

&esp;&esp;这一回,连公主也苦笑了。

&esp;&esp;都中畿辅,公侯伯和品级以上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家。但有张佳木这种认识的怕是不超过一个巴掌,就算是那些文官士大夫家,平里嘴里全是儒家经典,但真的叫他们给那些当牛当马的佃户减佃,或是给佃户的子弟读书习字,怕是一家也没有吧。

&esp;&esp;这么一想,自然也就是垂头丧气了。

&esp;&esp;不过,张佳木倒不似她这般情绪化。眼下的这种事,确实肯做的人不多。其实人都有私欲,把国事凌驾在私欲之上,原本就是不合理的。

&esp;&esp;象儒家经义,都是把人教的不似人类,似乎在道德上完美和圣人化才能当官牧民,才能为万世师表。

&esp;&esp;就是这样的宣传,才是真正的虚伪!

&esp;&esp;越是言不及利,就越是汲汲于利,真正的义,反而没有人去讲了。越是在道德上苛求,就越是会结出更多的恶果。

&esp;&esp;中国数千年来,说一套做一套,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难解的痼疾!

&esp;&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