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退兵(三更)(2 / 3)
sp;&esp;皇帝萧成文没有作声。
&esp;&esp;他坐着没动!
&esp;&esp;就像是一尊雕塑,沉思!
&esp;&esp;费公公越发心疼。
&esp;&esp;他看人的眼光从来没有出过错。
&esp;&esp;第一次他就看燕云歌不顺眼,果不其然。
&esp;&esp;这个女人,终于成了大魏朝廷的心腹大患,势大难制,
&esp;&esp;偏偏此时……
&esp;&esp;金吾卫得到紧急消息,各地学子正在偷偷摸摸串联,打算来建州请愿。
&esp;&esp;真要让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学子上京城,乱子就大了!
&esp;&esp;金吾卫请示皇帝,这帮串联上建州的学子要不要拦,怎么拦截?
&esp;&esp;拦截的分寸很重要。
&esp;&esp;是不惜代价拦截,还是不伤人命拦截?
&esp;&esp;只是单纯拦截,还是全部抓起来下大牢,档案上记一笔,剥夺考科举的资格?
&esp;&esp;这里头需要讲究的地方太多。
&esp;&esp;金吾卫不敢擅作决定,只能进宫请一道旨意。
&esp;&esp;皇帝萧成文面色阴沉。
&esp;&esp;所有人都不想消停,都不想让他这个皇帝好过。
&esp;&esp;国本之争,越演越烈。
&esp;&esp;他始终不肯松口,朝臣和地方官员也不肯退让。
&esp;&esp;这是一场持久战,看谁的耐心更好,谁的筹码更多。
&esp;&esp;皇帝萧成文瞬间冷静下来。
&esp;&esp;现在……
&esp;&esp;不是和燕云歌斗气的时候。
&esp;&esp;朝臣拖后腿,崔植纵然有天大本事,这仗也难以坚持下去。
&esp;&esp;于是……
&esp;&esp;他不甘心,他不情愿,却最终还是做出了退兵的决定。
&esp;&esp;“回信燕云歌,盐税和糖税朕要五成。否则免谈!大不了,朕拼着一口气,继续将这场战事打下去!”
&esp;&esp;……
&esp;&esp;消息通过水路,很快送到燕云歌的手中。
&esp;&esp;“五成?狮子大开口啊!”
&esp;&esp;她不同意。
&esp;&esp;眼下……
&esp;&esp;她耗得起,反而是皇帝耗不起。
&esp;&esp;他需要腾出钱粮,腾出精力,腾出人手,解决国本之争。
&esp;&esp;不过……
&esp;&esp;她还是给皇帝一个面子。
&esp;&esp;毕竟已经打过皇帝的脸,继续打脸不太好,也不利于和平。
&esp;&esp;她郑重说道:“四成!本夫人最多只能给四成盐税和糖税。这也是本夫人最大的让步。三郡并非没有筹码,打仗本夫人从来没有怵过谁。
&esp;&esp;反倒是皇帝,他耗得起吗?南魏上至朝廷,下至乡村县镇,都因国本之争变得闹哄哄的,无心办正事啊!毕竟,一天没定下国本,人的心都是虚的。今日效忠皇帝,万一明日换了新皇帝,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esp;&esp;她这话,可谓是大逆不道。
&esp;&esp;就差直言诅咒皇帝皇位坐不稳,明日就要被人篡位夺权。
&esp;&esp;嘤嘤嘤……
&esp;&esp;传话的内侍太监,脸都吓白了。
&esp;&esp;一句话没说,连夜乘坐船只离开。
&esp;&esp;平阳郡大凶之地,不宜久留啊!
&esp;&esp;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
&esp;&esp;最后……
&esp;&esp;皇帝萧成文从燕云歌手里头拿走了一批平阳郡造兵器,才同意盐税糖税四成分润。
&esp;&esp;达成协议这一天,退兵旨意和公文从建州出发,送往前线崔植崔大人手中。
&esp;&esp;到此……
&esp;&esp;持续近一年的战争,告一段落。
&esp;&esp;……
&esp;&esp;崔植崔大人收了公文和旨意,麻溜收拾包袱,传令全军起营退兵。
&esp;&esp;先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
&esp;&esp;之后再缓慢退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