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令人心动(2 / 3)
;“别忘了盐场,糖厂,矿场……”
&esp;&esp;“抢下地盘,这些赚钱的买卖,自然也就落到了朝廷的手中。”
&esp;&esp;“此时不出兵,要等何时?错过这个良机,等到萧逸退兵回三郡,再想抢地盘可就迟了。”
&esp;&esp;朝臣们七嘴八舌,少有的没有经过争论,就统一了想法。
&esp;&esp;只等皇帝下旨,就要发兵。
&esp;&esp;拿下三郡地盘,指日可待。
&esp;&esp;皇帝萧成文面对激动兴奋地朝臣,显得很冷静。
&esp;&esp;朝臣可以激动,他不能。
&esp;&esp;此刻,他要比任何时候都冷静。
&esp;&esp;他直言问道:“的确是出兵的良机。只是,兵从何来?”
&esp;&esp;眼下,北军正在千里之外攻城略地,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山头,一个又一个的城寨。
&esp;&esp;南魏朝廷的国土面积,硬生生往南推进了几百里,还将继续推进。
&esp;&esp;顺利的话,很快布山郡王的布山县,就将告别边境县域的身份,成为内陆县城。
&esp;&esp;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何等的壮举。
&esp;&esp;任何一个开疆拓土,扩大王朝版图的君臣,都将被铭记史册,被后人称颂。
&esp;&esp;此乃千古功勋。
&esp;&esp;所以……
&esp;&esp;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撤兵。
&esp;&esp;绝不能为了三郡地盘,就将北军从南疆撤回来。
&esp;&esp;再一个,军队调动,从一个战场投入另外一个战场,既要考虑到路途上所需要的时间,还要留足时间给将士调整适应气候饮食。以免发生水土不服,造成战斗力减损的憾事。
&esp;&esp;粗略算一下时间,少说需要个月,北军才能撤出南疆,投入到攻打三郡的战斗中。
&esp;&esp;个月,北面萧逸和刘宝顺的战事,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esp;&esp;届时,北军赶回来还来得及吗?
&esp;&esp;皇帝萧成文的态度很明确,北军不能动。
&esp;&esp;地方武装力量,战斗力有限,都是一群炮灰。
&esp;&esp;除了充人头,打顺风仗,并不能攻城略地。
&esp;&esp;而且平阳郡水路发达,免不了会有水战。
&esp;&esp;地方守备连陆战都打不好,就别提水战啦。
&esp;&esp;那么……
&esp;&esp;似乎就只能指望南军。
&esp;&esp;果不其然,有朝臣站出来,“城外驻扎的南军,能否调动一半北上,先拿下两郡,之后再图谋平阳郡。”
&esp;&esp;“可行!”众臣连连附和。
&esp;&esp;北军不能调动,那就调动南军啊。
&esp;&esp;南军的老底子,当年也打过反贼,和乌恒打过拉锯战。
&esp;&esp;至于后来的守城战,就不用提啦。
&esp;&esp;南军底子不弱,这些年一直练兵,不曾松懈,或许可以一战。
&esp;&esp;皇帝萧成文沉默片刻,“三郡守军兵力多寡,可有爱卿了解?”
&esp;&esp;众臣面面相觑。
&esp;&esp;“兵部何在?”
&esp;&esp;身为兵部尚书的凌长治,出任征南大将军,领兵作战在外。
&esp;&esp;兵部侍郎也被带走了一个。
&esp;&esp;剩下一个兵部右侍郎,一问三不知,根本没这方面的情报啊。
&esp;&esp;皇帝萧成文气得脸都绿了。
&esp;&esp;连三郡守军多少,战斗力如何,都不清楚,就敢贸然发兵,果然是一群纸上谈兵的高手。
&esp;&esp;“陛下,萧逸领兵在外,号称有十万兵力,实际上只有三万兵力。以三郡的财力,养三万兵马,几乎是掏空钱库。
&esp;&esp;微臣以为,目前三郡的守军力量十分有限,全都是虚张声势。
&esp;&esp;微臣敢说,守军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人,而且分散各地。这么一点人马,各个击破,拿下三郡指日可待。”
&esp;&esp;众臣再次连连点头,这话有见地。
&esp;&esp;皇帝萧成文郑重说道:“诸位爱卿,朕不得不提醒你们,三郡除了萧逸旗下的郡兵外,另外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