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9章 圈钱大法(三更)(2 / 3)

加入书签

&esp;&esp;一阵夜风吹来,颇为凉爽。

&esp;&esp;小厮泡了一壶茶,给他醒酒,“公子真要去建州吗?”

&esp;&esp;沈书文“嗯”了一声,问小厮,“是不是很期待!”

&esp;&esp;小厮乐呵呵地说道:“大家都很期待。这地方实在是太苦了,吃不好睡不好,天天吹沙子。只是,崔大人要是有个意外,公子怎么办?公子和崔家姑娘的婚事,还能作数吗?”

&esp;&esp;“应该作数吧!像崔家这样的世家,都讲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白纸黑字许下的婚约。唯独担心崔家那位姑娘不太乐意,毕竟,我给不了对方富贵奢华的生活。”

&esp;&esp;“公子迟早会飞黄腾达。现在嫁给公子,只是吃点小苦。将来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esp;&esp;沈书文听完,哈哈大笑。

&esp;&esp;“荣华富贵不敢奢求,只求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能替沈氏一族正名。”

&esp;&esp;“一定会有那么一天!不知公子何时南下建州。可别等到冬天河水封冻,路上太难走。要是能敢在秋收之前南下,就能在建州城过年,听一听江南靡靡之音。”

&esp;&esp;沈书文闻言,只觉好笑。

&esp;&esp;身边小厮,都在向往江南的靡靡之音,那么其他人呢?

&esp;&esp;还有多说少人,能在南北隔绝的情况下,坚守边关抗敌?

&esp;&esp;从这一点来说,广宁侯燕守战纵然跋扈,纵然不听调令,但他一直坚守边关,不曾退却,他就是个忠臣。

&esp;&esp;比起被朝廷和皇帝盖章的忠臣刘章,在他心目中,燕守战更胜一筹。

&esp;&esp;只可惜,燕守战风评不好,言行不当,朝臣厌恶他的人颇多,支持他的人极少,所以他才得不到朝廷和皇帝盖章为忠臣良将。

&esp;&esp;沈书文喝了一口茶,颇为感慨。

&esp;&esp;世人偏见,从上到下,永远都不可能消失。

&esp;&esp;唯有燕云歌,冲破了偏见壁垒。

&esp;&esp;希望她能一直坚持下去。

&esp;&esp;他很期待!

&esp;&esp;……

&esp;&esp;崔大人的身体每况愈下,却又一直吊着一口气,强撑着。

&esp;&esp;他还等着朝廷的调令,他不想死在讨虏大将军的位置上。

&esp;&esp;大将军府人心思动,公务停摆,已经是个空壳子。

&esp;&esp;越来越多的人,寻求机会离开。

&esp;&esp;唯有沈书文还在坚持。

&esp;&esp;别人说他傻,他也不解释。

&esp;&esp;他只是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esp;&esp;崔大人每次昏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随时都有可能亡故。

&esp;&esp;朝廷的调令还不曾到来,崔家的信件反而来了。

&esp;&esp;崔家认可了同沈家的婚事。

&esp;&esp;毕竟崔大人,依旧是崔家家主。

&esp;&esp;家主做主定下的婚事,崔家上下只有接受,无人能说个“不”字。

&esp;&esp;沈书文,借着崔大人和崔家通书信的机会,给那位不曾谋面的未婚妻,送去了一份礼物。

&esp;&esp;礼物不贵重,全是心意。

&esp;&esp;他给家里去信,告诉父亲母亲,他订婚了。

&esp;&esp;女方是崔家姑娘。

&esp;&esp;这一回,他先斩后奏,擅自定下了自己的终身,不曾征求父母的意见。

&esp;&esp;想来……

&esp;&esp;父母也不会嫌弃崔家姑娘的出身品貌。

&esp;&esp;果不其然,沈父沈母对这门婚事极为满意。

&esp;&esp;能和崔家结亲,沈氏一族,重振家业有望啊!

&esp;&esp;甚至来信催促沈书文,赶紧成亲,将崔家姑娘娶回家。

&esp;&esp;然而……

&esp;&esp;沈书文自有打算。

&esp;&esp;有一天,他会成亲。

&esp;&esp;他会带着娘子安家在建州,生儿育女。

&esp;&esp;他不会让娘子回老家,替他在父母跟前尽孝。

&esp;&esp;如果说他在燕云歌身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可以适当地冲破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