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内讧(1 / 3)
&esp;&esp;“萧逸该死!”
&esp;&esp;南下的队伍,在沿途某个小县城安顿下来后,朝臣们又开始了内讧。
&esp;&esp;“凭什么说萧逸该死?萧逸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尽到了责任,谁都该死,唯独他不该死。”
&esp;&esp;“京城被焚,百姓被屠,萧逸难辞其咎。他不该死,谁该死!”
&esp;&esp;“简直是放屁,而且臭不可闻。百姓不肯听劝,固执要留在京城,一厢情愿地认为乌恒会善待他们,最后遭遇屠杀,凭什么怪在萧逸头上。至于京城被焚,乌恒的作风谁不知道,凡是被乌恒占领的城池没有一座能幸免于难。否则大家为何急匆匆逃出京城。”
&esp;&esp;“强词夺理!百姓不知乌恒凶残,难道萧逸不知吗?”
&esp;&esp;“衙门早就如实告知小民,京城城破,乌恒十有九八会屠城劫掠。因为边关都在大魏将领手中,乌恒不敢独守京城,恐成为瓮中之鳖,屠城北归,是乌恒的必然选择。然而,小民不肯听劝,一部分富户吝啬钱财同样不肯听劝,说是死都要死在京城。如今他们死在京城,为京城陪葬,也算是死得其所!”
&esp;&esp;“荒谬绝伦!小民没有见识,萧逸理应强迫小民离开京城……”
&esp;&esp;“不要再说了!萧逸的责任是守城,不是疏散百姓。百姓,是朝廷的责任。然而朝廷离京,却不肯带走一个百姓。归根结底,那些被屠杀的人命,都该算在朝廷每个人的头上。迁怒萧逸,根本是为了自我开脱,寻找替死鬼。只可惜,萧逸不是软柿子,不会做你们的替死鬼。”
&esp;&esp;“休要胡说八道!没有人在找替死鬼。萧逸负责守护京城,负责断后,他就有责任对百姓的性命负责。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esp;&esp;“全都是放屁!大家在这里吵得天翻地覆,又能拿萧逸如何。萧逸不会成为替死鬼,他的功过,每个人心里头都一清二楚。京城被焚烧,化为灰烬,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一幕。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如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esp;&esp;“还能怎么交代!所有人都是罪人。陛下怒极攻心,吐血昏迷,到现在还没醒过来。你们就不担心陛下的身体吗?”
&esp;&esp;“陛下春秋鼎盛,正值壮年,一定可以熬过这一关。大家不要杞人忧天。”
&esp;&esp;“大家别忘了,陛下不是第一回吐血昏迷。遭受打击,频繁吐血,这可不是吉兆。”
&esp;&esp;“你是什么意思?你是在诅咒陛下吗?”
&esp;&esp;“放屁!本官是在替陛下担忧,替大魏江山担忧。京城被焚,如果再传出陛下吐血昏迷的消息,天下人会怎么想?这会动摇大魏的根基,动摇人心。所以,陛下一定要尽快醒来,还要尽快振作起来。”
&esp;&esp;众臣连连点头。
&esp;&esp;此话有理。
&esp;&esp;陛下必须尽快振作起来,给天下人吃一颗定心丸。
&esp;&esp;只要陛下平安无事,就能让天下百姓安心。
&esp;&esp;只是……
&esp;&esp;有人悄悄提醒众臣。
&esp;&esp;“诸位大人可还记得太宁元年年底那一场逼宫?”
&esp;&esp;此话一出,大堂内瞬间安静下来,静得让人感到恐惧。
&esp;&esp;太宁元年年底,有朝臣恳请陶太后出面接管朝政,流放皇帝。
&esp;&esp;因为,他们认定皇帝是孤星。
&esp;&esp;皇帝一日坐在龙椅上,大魏江山就好不了。
&esp;&esp;最后,这群朝臣被砍头,家族被抄家流放。
&esp;&esp;没想到这个时候又有人提起此事。
&esp;&esp;孤星,乃是禁忌!
&esp;&esp;这个时候提起孤星,分明是包藏祸心,故意挑起事端。
&esp;&esp;只是……
&esp;&esp;现在发生的种种,似乎都在验证当初那群朝臣的结论。
&esp;&esp;难道皇帝真的是孤星!
&esp;&esp;“休要胡说八道!”
&esp;&esp;“没有根据的话,不准再提。”
&esp;&esp;“出了这道门,谁要是再敢提起那两字,休怪老夫翻脸。”
&esp;&esp;“诸位大人是要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吗?太宁二年,京城连遭两次围城,京畿大地多少人惨死?太宁三年,才刚刚开始,就频传噩耗。百姓被屠,京城被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