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4章 离京(2 / 3)

加入书签

法。只是,如果换了族长,他恐怕真的就活不到明年。他毕竟是本宫的兄长,他狠心,本宫却不能无情无义!”

&esp;&esp;“娘娘仁慈!”

&esp;&esp;……

&esp;&esp;陶家顺利分宗!

&esp;&esp;分为两支!

&esp;&esp;跟随陶老大回老家的,算是嫡支。

&esp;&esp;留在京城的,算是分支。

&esp;&esp;各立宗祠,各自祭拜。

&esp;&esp;从今以后,大家就是同姓不同宗的族人!

&esp;&esp;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陶老大率领数百族人,以及数千奴仆侍卫亲兵,启程回乡。

&esp;&esp;马车绵连数里。

&esp;&esp;许多老臣,即便以前同陶家不和,如今陶老大离京,也都纷纷派人送上程仪,或是亲自送别。

&esp;&esp;平齐王萧成文,作为陶家外甥,亲自出面送陶老大一程。

&esp;&esp;“舅舅急流勇退,可谓明智!”

&esp;&esp;陶老大哈哈一笑,“我这个做舅舅的不称职啊,没帮上什么忙,反而多次拖累你们。你别记恨陶家,别惦记着秋后算账,也算是全了亲戚情分。”

&esp;&esp;萧成文面无表情,一本正经地说道:“舅舅真会说笑!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亲戚!”

&esp;&esp;陶老大颇为感慨,“是啊,都是亲戚!你保重身体!此次一别,今生恐无法再见面。有一天,你若是听到我死了的消息,若是有余力,别让地方官府为难陶家就行了。

&esp;&esp;陶家对皇室,对王爷,对陛下,没有坏心,就是有些碍眼!离了京城,离得远了,希望真应了那句话,远香近臭,彼此看着能顺眼些!”

&esp;&esp;萧成文沉默了片刻,观察着陶老大的表情,之后才郑重承诺,“本王会给地方官府打招呼,不让他们为难陶家。”

&esp;&esp;“好!有你这句话,我们舅甥二人,也算是没白做一场亲戚!就此别过,王爷千万保重身体,争取长命百岁!”

&esp;&esp;“承舅舅吉言!本王会保重身体。也请舅舅保重身体。本王不希望过早听到舅舅逝去的消息。”

&esp;&esp;“哈哈哈……老夫一定会活得长长久久。”

&esp;&esp;陶老大舍弃一切,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乘坐马车终于离开了让他又爱有恨的京城。

&esp;&esp;别了……

&esp;&esp;曾经恩怨情仇!

&esp;&esp;别了,尊贵的太后娘娘!

&esp;&esp;别了,他的一腔抱负!

&esp;&esp;滚滚红尘,打滚几十年,终究幡然醒悟。

&esp;&esp;陶家配不上任何人,那就离开吧,免得碍眼,再一次成为炮灰!

&esp;&esp;……

&esp;&esp;陶家分宗,陶老大率领族人离京,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太宁帝萧成义。

&esp;&esp;他对陶家的观感,一直普普通通。

&esp;&esp;陶七死后,连最后那点情分,也逐渐被时间消磨殆尽。

&esp;&esp;若非看在陶太后的面子上,他真不乐意启用陶家人。

&esp;&esp;才干平平,却要占据实缺要职,令人不爽。

&esp;&esp;如果陶家人有仲家人那般能干,又懂进退之道,太宁帝萧成义还愿意重用陶家。

&esp;&esp;他都打算好了,过个几年,等他羽翼丰满,他就要开始打压陶家,将陶家边缘化。

&esp;&esp;没想到陶老大竟然主动辞官,还要离京,竟然还分宗!

&esp;&esp;真是太知情知趣!

&esp;&esp;如果陶家早几年就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何至于落到如今不尴不尬的地步。

&esp;&esp;“朕还是小看了大舅舅!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esp;&esp;太宁帝萧成义颇为感慨。

&esp;&esp;凡是能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都具有大智慧。

&esp;&esp;大太监罗小年笑着说道:“陶老爷率领族人离京,倒是替陛下省了麻烦。至于留在京城的陶氏族人,不足为虑!”

&esp;&esp;太宁帝萧成义连连点头,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朕也不想做恶人!如今这般,算是最好的结果。”

&esp;&esp;罗小年附和了几句,又小心翼翼提醒道:“太后娘娘被气得病倒,听说从昨儿开始,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