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补给(2 / 2)
差仿佛。她整理了一番,也不耽搁,因河阴瓦亭子同沙谷口之间正在开凿河渠并筑堤,不能通船,索性换了快马,急急往河阴瓦亭子而去。
&esp;&esp;
&esp;&esp;顾延章领着数百名官员在此处督造核算,起早贪黑,又被工期逼着,自然辛苦,可范尧臣在京中,又何尝轻松过半分?
&esp;&esp;他不单是都水监监丞,也是参知政事。
&esp;&esp;都水监这一处,按着河阴瓦亭子那一处传回来的消息,一应俱是顺利,只是缺人,不住催他要人,恨不得一日送个封信来,封封里头都写满两个大字——“要人”!
&esp;&esp;而中书里头却又截然不同,已是被工部并各处地方衙门的奏折给塞爆了。
&esp;&esp;导洛通汴自然要人,可马上就是夏汛,许多地方都要修堤坝,又另有其余事项欲要征调徭役,总不能只管都水监的差事,不管其余的罢?
&esp;&esp;衙门抱怨,工部抱怨,便是提刑司、转运司也来催人,处处地方都缺人。
&esp;&esp;尤其转运司,导洛通汴乃是仓促上马,除却极少数物料可以从当地筹措,其余俱是要转运司协调运送,一般要征调役夫,不够人用。可与此同时,南边又起了乱事,正要用兵,另又有襄州上月复又地动,正得去赈济灾民,处处都急着调用物资,也急着要人。
&esp;&esp;于私心里,范尧臣自然是偏向都水监,毕竟导洛通汴乃是他一手提出,若是做得好了,自然功不可没。
&esp;&esp;可他毕竟是参知政事,行事多少也要有几分大局观,便是有那个私心,一是过不去良心;二是碍于一旁黄昭亮、孙卞等人正盯得死死的,要找他麻烦;三是旁的事情枢密院可以看戏,一旦涉及战事,若是他敢怠慢,那许多盏不省油的灯立时就能炸给他好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