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千六百四十五 一场战争之后日本国就会成为历史名词(2 / 2)

加入书签

,席卷本州岛。

&esp;&esp;根据目前的情报显示,日本国的军事实力固然不弱小,但是面对明军,他们依然脆弱得像纸片。

&esp;&esp;不管是水师还是陆军,有火力加成的明军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esp;&esp;问题不在于战争本身,而在于战后的治理,因为明国在日本没有提前设立复兴会组织,战后对日本平民的治理会有一些问题,可能需要保留一部分旧的日本统治阶级的人协助治理。

&esp;&esp;不过倒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难题就是了。

&esp;&esp;苏咏霖觉得日本列岛生存艰难,治理困难,届时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直接移民到辽东、岭南、大西北就好了,反正这里缺人口。

&esp;&esp;战后,日本会被设定为一个功能性行省,其丰富的金银矿藏资源以及优秀的区位优势将使它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得以确认。

&esp;&esp;但是生存方面,这里不太适合过多的人口。

&esp;&esp;频繁的地震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会对建设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esp;&esp;说到底,日本国的统治者和军队不能成为阻挡大明前进的绊脚石,从国力对比的状况来看,日本国还没有那个资格。

&esp;&esp;内部整顿的差不多的大明是真正的天下无敌,除了大自然,谁也不能对大明造成什么过大的伤害。

&esp;&esp;苏咏霖不会犯蒙元统治者的错误,不会让所谓“神风”成为自己前进的绊脚石,所以,一年之内,在这场战争必然结束。

&esp;&esp;高丽不仅不用超支,还有些盈余可以用于改善民生,战后的日子不会很难过。

&esp;&esp;一场战争之后,日本国就会成为历史名词。

&esp;&esp;具体的命令下达之后,苏咏霖委任军事部副主任辛弃疾为讨伐战役总指挥,主导此次战役,全权负责指挥。

&esp;&esp;辛弃疾接过委任命令,开始排兵布阵、发号施令。

&esp;&esp;活跃在辽东行省的第五兵团接到调令,开始行动了起来。

&esp;&esp;被委任为讨伐战役副总指挥的苏绝奉命调动驻地不同的三支军队和第五兵团直属骑兵队。

&esp;&esp;十三、十四、十五三个军开始向高丽半岛运动。

&esp;&esp;与此同时,北海水师正将孔振德也开始下令北海水师主力向高丽釜山港运动,进入釜山港口驻扎,大量海上运兵船只也奉命听从孔振德的命令,开始向高丽运动。

&esp;&esp;陆路、水路两路进军,规模庞大,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esp;&esp;经过多次战争历练的有着丰富动员经验的基层官吏、复兴会员和民众都对此并不陌生。

&esp;&esp;高丽地区的民众经过明国的解放之后,对明国保有极强的归属感,稍微一动员,就足以得到二十万左右的民夫协助后勤运输。

&esp;&esp;这个数字已经足够支撑这场战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