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如何? &esp;&esp;当然不行了! &esp;&esp;庾应圭比谁都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 &esp;&esp;说白了,就是瞒天过海,就是豪赌,武将政权的家伙们正在做一场豪赌,他们赌明国不会想要干预高丽内政。 &esp;&esp;可是现在看起来,明国对高丽内政兴趣十足。 &esp;&esp;如果明国使者抵达高丽,稍微看一看问一问,自">
阅读历史 |

一千四百三十三 你这是在威胁大明吗?(1 / 2)

加入书签

&esp;&esp;如何?

&esp;&esp;当然不行了!

&esp;&esp;庾应圭比谁都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

&esp;&esp;说白了,就是瞒天过海,就是豪赌,武将政权的家伙们正在做一场豪赌,他们赌明国不会想要干预高丽内政。

&esp;&esp;可是现在看起来,明国对高丽内政兴趣十足。

&esp;&esp;如果明国使者抵达高丽,稍微看一看问一问,自然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

&esp;&esp;到时候如果苏咏霖大怒,兴师问罪,高丽蕞尔小国,怎么可能阻挡明军凶悍的兵锋?

&esp;&esp;这些年明军在辽东大规模用兵,讨伐蛮夷,同时也向高丽低价购买了大量粮食和军械物资。

&esp;&esp;这种行动固然为高丽扫清了北部野蛮人部落带来的威胁,使得高丽北部边防压力骤减,但是这也充分让高丽人认识到了明军强大的战斗力。

&esp;&esp;那些凶悍的蛮子一个两个都强悍无比,长期和他们打交道的高丽十分清楚,为了防范他们,高丽甚至修筑起了千里长城来保护自己。

&esp;&esp;但是在明军大规模清扫之下,他们被一扫而空。

&esp;&esp;高丽国内不仅对明国保持着一定的感激心态,同时也对明军的凶悍保持着敬畏的态度,一段时间以来,甚至连苏咏霖的坏话都不敢说,生怕被人知道了捅到中都,引发明国大规模讨伐。

&esp;&esp;甚至于高丽连正大光明封禁《洪武政论》的胆子都没有,只能私底下下手。

&esp;&esp;他们在私底下把敢于私下里传播《洪武政论》的人都给秘密抓捕、处死,然后还不准官员公开谈论《洪武政论》。

&esp;&esp;早前因为《洪武政论》的内容而对明国对苏咏霖大加抨击的高丽儒生们在明军扫平辽东之战以后,也是纷纷噤声,不敢公开批评明国的任何政策。

&esp;&esp;他们很害怕自己批评苏咏霖的声音会被明国知道,然后被苏咏霖兴师问罪。

&esp;&esp;苏咏霖指示天网军高丽部分的势力对部分在高丽内部私下里宣传《洪武政论》的仁人志士们提供帮助,以武力相抗衡,帮助他们逃跑,对此,高丽朝廷也没有进一步进行调查和追究。

&esp;&esp;也不知道是不敢追究,还是根本没那个能力追究。

&esp;&esp;反正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高丽都不敢违抗明国。

&esp;&esp;所以此次出使之前,庾应圭的家人族人都被掌权的武将们抓了起来,以此胁迫庾应圭全心全意为他们办事。

&esp;&esp;庾应圭若是成功完成使命归来,使得明国不问罪高丽,承认王晧,那么他的家人族人都会很安全,他还会加官进爵得到非常丰厚的赏赐。

&esp;&esp;可他要是无法完成使命,明国想要对此一探究竟的话,那么他的家人、族人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武将们会先灭了他全族,然后率领高丽和明国展开玉石俱焚的惨烈斗争。

&esp;&esp;庾应圭心惊胆寒,不得不出使明国,争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功可能性。

&esp;&esp;他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阻止明国派人调查或者派兵讨伐高丽,必要的情况下,不惜以自己的性命做最后一搏,也要争取实现目标。

&esp;&esp;“高丽作为大明藩属,对大明忠心耿耿,不敢有二心,皇帝陛下又为什么要怀疑高丽欺瞒大明呢?如此,未免太伤高丽人心了,高丽上上下下又会如何揣测皇帝陛下的心思呢?”

&esp;&esp;“你的意思,就是不想让我派人去调查?”

&esp;&esp;苏咏霖的表情冷了下来,冷笑道:“若是情况果然如你们所说的,为什么不想让我派人去调查?难道不是心中有鬼?我现在倒是怀疑王睍是不是还活着,你们内部那些胆大妄为的混蛋是不是已经做了弑君的事情!”

&esp;&esp;苏咏霖这样说,庾应圭自己也怕得要命,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王睍是不是还活着。

&esp;&esp;鬼知道那群武夫在他离开高丽的时候对王睍做了什么?

&esp;&esp;但是无论如何,站在他的立场上,都绝对不能允许苏咏霖派人去高丽调查这个事情。

&esp;&esp;无论如何。

&esp;&esp;这种情绪催促着他说出了不太好听的话。

&esp;&esp;“皇帝陛下派人去高丽调查事端,高丽举国上下惶恐不安,届时,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若是因为皇帝陛下的调查而出现生灵涂炭的情况,难道不是皇帝陛下的过失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