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一 苏咏霖的文治武功(2 / 2)
珪子还和林景春激烈的争吵了好几次,拍桌子砸板凳就差动手,终于又给黄河工程预留了五十亿钱额外支出的空间。
&esp;&esp;林景春最后几乎是咬牙切齿的看着田珪子,好不容易才点头认了这笔超大规模的支出。
&esp;&esp;等于整个黄河整修工程计划全部完成可能需要总共三百五十亿钱的耗费,而工期尚且不能确定。
&esp;&esp;于是苏咏霖下令在黄河整修工程工期之间,所有一切的朝廷政令、资源都要向工程倾斜,所有的一切以黄河整修工程为第一优先级,包括他这个皇帝都要为该工程让路。
&esp;&esp;取得了对南宋的军事胜利之后,为大明获得巨大利益的苏咏霖的军事威望进一步提升,地位进一步巩固。
&esp;&esp;现在,他已经彻底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和明帝国的统治,并且使得明帝国得到了中原人心,明帝国的统治日趋深入人心,人们对于金国本就没什么怀念,对于明国的认同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esp;&esp;现阶段的大明朝,武功已经有了,那么对于苏咏霖来说,接下来就是文治。
&esp;&esp;文治要么是文化教育方面的功绩,要么是工程建设方面的功绩。
&esp;&esp;文化教育方面,大明国第一届科举考试成功举办的事情暂且不提,这黄河整修工程才是重中之重。
&esp;&esp;而值得一提的是,正值大明国第一届科举考试成功举办,苏咏霖大手一挥,下令大明国第一届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四科士子共一千二百人全体奔赴开封黄河整修工程的现场,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esp;&esp;三个月的实习期内,全体考中的士子都要听从复兴会的调遣,服从指挥,任劳任怨,不得有丝毫违令之举。
&esp;&esp;若有违背命令、抗拒指令、贪图享受等行为,直接取消考中资格,剥夺功名,打回原籍,不得为官,且六年内不准再次考试。
&esp;&esp;除了这一千二百号生力军之外,从洪武元年十月到洪武二年六月间复兴会干部培训班培训出来的预备会员们分作两部分。
&esp;&esp;一部分奔赴淮南东路,为建设淮南东路而努力。
&esp;&esp;一部分奔赴工地,听从复兴会中央的调遣,为黄河整修工程出力。
&esp;&esp;除了复兴会员和新科士子、工部官吏之外,此次复兴会还集中了河南兵团驻军、辅兵共五万余人参与工程。
&esp;&esp;另外也集中了河南行省、山东行省框架之下的官吏参与行动,也集中了河南行省、山东行省总人数达三十万之多的民夫和二十万之多的车辆、船只。
&esp;&esp;不仅如此,为了增加劳动力和效率,明廷还协调燕山、辽东两大马场,调用五万余匹驽马南下,作为整修黄河重要的运输力量。
&esp;&esp;又调动千里良驹两千匹,专供总指挥部和各地指挥分部通讯之用,以尽最大可能提高讯息传输效率。
&esp;&esp;六月底,苏咏霖更是下令,工程期间,河南行省、山东行省这两个行省的官员、吏员、军队、民夫一应人等,在涉及黄河整修工程事务当中,全部听从复兴会黄河整修总指挥部的指令。
&esp;&esp;一应物资调配、人员调配、工期安排全部由复兴会黄河整修总指挥部决定,余者不能干涉。
&esp;&esp;其财政支出自主结算,人员调配直接由总指挥部决定,朝廷皆不予干涉,给予最大限度之主动权,务必将黄河改回故道,使之畅通无阻,东流入海。
&esp;&esp;黄河改道、泛滥之百年遗毒,务必在本朝彻底得到控制,河北、中原、两淮务必得到复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