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宁轩辕向来赏罚分明,留有分寸。 &esp;&esp;周园的这场纠纷,其实并不需要伤筋动骨一番,砍了宋氏叔侄,余下的人,自然明白从今往后,该如何摆正自己在周园的位置。 &esp;&esp;这两天。 &esp;&esp;苏杭的气候不错,万物复苏,绿柳抽芽。 &esp;&esp;相较于北方,这里,往往能够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来临,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阅读历史 |

第422章 第二十九年夏至未至(二)(1 / 2)

加入书签

&esp;&esp;宁轩辕向来赏罚分明,留有分寸。

&esp;&esp;周园的这场纠纷,其实并不需要伤筋动骨一番,砍了宋氏叔侄,余下的人,自然明白从今往后,该如何摆正自己在周园的位置。

&esp;&esp;这两天。

&esp;&esp;苏杭的气候不错,万物复苏,绿柳抽芽。

&esp;&esp;相较于北方,这里,往往能够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来临,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季节,总会令人身心愉悦。

&esp;&esp;国都那边,已经进入一级战备阶段。

&esp;&esp;苏杭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esp;&esp;“明天启程了。”

&esp;&esp;未名湖畔的林荫小道。

&esp;&esp;宁轩辕握紧秦秋的芊芊玉手,笑着提醒道。

&esp;&esp;秦秋轻轻嗯了声,露出初次相遇时的甜美笑容,认识这么久,仿佛什么都没变,又仿佛什么都在变。

&esp;&esp;等散完步,返回家。

&esp;&esp;韩翠正在蒸发糕,厨具太先进,忙活了一阵才闻见迷人的香味,老爷子背着手跟在韩翠身边,神神叨叨。

&esp;&esp;听意思是在埋怨老婆子瞎操心,这些玩意有必要自己弄?孩子明天启程,路上就吃这东西?

&esp;&esp;韩翠挥舞着锅铲子,恫吓老爷子,再啰嗦中午不准吃饭。

&esp;&esp;以前在家的时候,宁轩辕没少碰见义父义母斗嘴,大半生吵吵闹闹,其实也这么顺顺趟趟相处下来了。

&esp;&esp;宁轩辕和秦秋并肩而立。

&esp;&esp;一眼看过去。

&esp;&esp;似乎窥见二十年之后,为生活锁事贫嘴斗气,却又彼此离不开彼此的日子。

&esp;&esp;“走远点,让孩子们看笑话。”韩翠转过身,瞧见宁轩辕和秦秋回来了,一跺脚,连忙催促曹真哪来的滚哪儿去。

&esp;&esp;曹真摇头晃脑,偷偷朝宁轩辕挤眉弄眼,那意思好像在说,你这义母,又没事无理取闹了。

&esp;&esp;宁轩辕故意板脸。

&esp;&esp;曹真自知理亏,揉揉下巴,一溜烟跑远。

&esp;&esp;中午吃饭的时候,父子两难得喝了几杯白酒,同在一桌的袁术,也跟着沾了不小的光,烈酒穿喉,够辣,也够味!

&esp;&esp;第二天。

&esp;&esp;商务车离开苏杭境内。

&esp;&esp;两位老人临别之前,一边慢慢跟着一边挥手,年纪大了,更是经不住离别,看着自家孩子渐行渐远,多少有点舍不得。

&esp;&esp;宁轩辕全程没有回头。

&esp;&esp;他知道,以韩翠的性子,肯定要流眼泪。

&esp;&esp;就像当年,第一次离家出远门的时候,老人彻夜难眠,然后只身坐在门口,整整一宿,不曾入睡。

&esp;&esp;岁月走的太快,还没来得及享受平淡流年的美好生活,他和她,都老了。

&esp;&esp;以后,他和坐在身边的她,也会老的。

&esp;&esp;宁轩辕下意识拿起秦秋的右手,十指相扣,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感觉。

&esp;&esp;秦秋茫然无知,愣神两秒,主动靠过小脑袋,垫在他的肩头,“怎么啦?”

&esp;&esp;“没事。”

&esp;&esp;宁轩辕拍拍秦秋光洁的额头,笑着说道,“清河区虽然号称天下第一粮都,但当地山水风景,也是名列前三甲。”

&esp;&esp;“先忙完你的事,我们再逛。”

&esp;&esp;秦秋自然清楚,宁轩辕去清河区的目的,无外乎清河周氏,还欠他,以及他的兄弟周子扬,一笔账没还。

&esp;&esp;清河的繁华以及超现代化,早已得到世人的公认。

&esp;&esp;否则,也不至于自立辖区,实行专制。

&esp;&esp;而,作为本土大户的周氏,享清誉百年,无论影响力还是号召力,在当地,均是首屈一指,堪称永恒的霸主。

&esp;&esp;不同于苏杭几宗大势力互相对峙的局势,坐镇清河区的周氏,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说一不二。

&esp;&esp;老爷子周庆都,虽然即将迈入九十大关,但雄伟犹在,加上一贯雷厉风行的做派,每次新调来的地方大员,不是急着上任,而是主动求见周庆都。

&esp;&esp;一些政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